望得見山、看得見水、記得住鄉愁。
近幾年,文登區持續開展了村容村貌提升、生活垃圾污水治理、農村廁所革命等一系列行動,農村人居環境發生根本性改變,廣大群眾在變化中享受到了高品質的生活。
污水有“出路” 民生有溫度
臨近中午,界石鎮小界石村村民宋文卿在廚房里準備著午餐。一番清洗之后,水順著剛改造好的管道流到了村里的污水收集池里。這讓她徹底告別了環境臟亂差的生活,房前屋后也干凈亮堂了起來。
“過去,老百姓房后各家各戶污水都流到了房后,房后有個水溝,里面招蚊子蒼蠅,再就是一下雨路上的泥和土都流到溝里,溝里青苔都很厚,每次草刮到溝里都滿了?,F在可好了,都很干凈,蚊子蒼蠅也沒有了?!苯缡傂〗缡宕迕袼挝那湔f。
小界石村有140多戶。今年,我區將該村納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改造范圍,全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了95%以上,過去隨意傾倒、排放的農村污水有了新的“歸宿”。像小界石村一樣,全區125個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得到了治理,排放亂象得到有效解決。
“通過采用納管的方式,將老百姓家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起來,引到收集池當中,然后鎮村兩級定期巡視,發現滿了以后就拉運到各個鎮的污水處理廠,處理以后達標排放。通過老百姓的反應來看,反響還是不錯的,老百姓對這個事比較認可?!眳^水利事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徐媛媛說。
小管道連著民生“大動脈”,沒有了橫流的污水,村子干凈了,群眾環保意識也提高了。
垃圾及時清 百姓齊點贊
借助“文化+旅游”的東風,張家產鎮顧家村從省定貧困村一躍成為省級美麗鄉村,村居錯落有致、街道干凈整潔,村民們也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。
“現在這個垃圾,老百姓每天自己的垃圾都弄好,到指定的垃圾箱去送,哪個片都有垃圾桶,都送去,送去以后大家很自覺地把垃圾倒垃圾桶里,關好蓋,等著集體來轉運垃圾,垃圾車每天一般五點來鐘就來了,在外面開始收拾。有時候集中收拾衛生,垃圾桶多了,垃圾車隨時倒,保證垃圾桶不滿溢出來?!睆埣耶a鎮顧家村兩委委員蘇桂玲說。
采訪中,一輛垃圾清運車開到了村里,開始收集、轉運村民投放在垃圾桶內的生活垃圾,這些垃圾被就近送到張家產鎮垃圾中轉站進行處理。經過多年整治,我區農村環衛設施逐步完善,垃圾清運車增加到62輛,垃圾桶增加到38990個,每年清運農村生活垃圾10萬多噸,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90%。
人人都是志愿者 事事有人“搭把手”
讓鄉村更美更宜居,需要每個村民共同參與。
宋修英是大宋家村的一名巾幗志愿者,她不僅將自家的庭院收拾得干凈利落,還積極參加村里志愿服務,清掃綠化帶、連村路等公共區域。
在她的帶動下,不少村民加入到志愿服務中,一起為自己的美麗家園出把力。
“有時候都是大隊上招呼著今天都出來收拾拔草,我們就跟著出去拔草,讓掃大街就出去掃大街,再就是組織出去,去貧困戶家里幫著收拾收拾家。像這樣帶動全村的都很干凈,都講衛生,這樣比破破爛爛的好。家鄉之美、村鄉之美,我們這樣就覺得不錯?!睗深^鎮大宋家村村民宋修英說。
農村人居環境需要治理,更需要長效管護。
我區各村將村莊清潔納入村規民約,通過完善“門前三包”制度、建設“美麗庭院”、開展“信用+農村人居環境整治”等方式,增強群眾參與整治的自覺性、主動性。
如今,在財政扶持、社會多元投入、落實幫扶等措施的“加持下”,廣大農村形成了垃圾“戶保潔、村收集、鎮轉運、區處理”四級聯動運行模式,無害化衛生廁所基本實現全覆蓋,環境得到了全面改善和提升。
今年,我區將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,高質量實施美麗鄉村示范村創建活動,深入開展文明如廁、垃圾分類、環境保護等宣傳教育,力爭到2022年底,全區省級清潔村莊覆蓋率達到80%以上,建設省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35個。